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
Medical Gelatin Methacryloyl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国家标准计划《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由SMD/TU 003(医用增材制造技术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 浙江大学等

征求意见稿
标准草案 标准草案.pdf   项目申报书 项目申报书.pdf  

基础信息
标准性质 推荐性国家标准 标准类别 产品
制修订 制定  
归口单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执行单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管部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起草单位
浙江大学等

目的意义
1. 立项必要性:  产业规范化需求:我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生物制造列为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方向,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作为核心生物墨水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国内应用实验室超8000家,累计支撑国际顶级期刊论文逾万篇。相较已建立成熟标准体系的医用金属/无机增材制造材料,医用有机增材制造材料标准建设滞后,亟需通过标准制定实现监管闭环,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 临床转化驱动:目前GelMA材料已完成医疗器械主文档登记备案,多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正有序推进。本标准制定作为监管科学的课题研究内容,将为后续产品注册提供技术支撑,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缩短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周期。 2. 立项可行性:  产业基础成熟:由浙江大学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公司率先推出的EFL系列GelMA生物墨水,已被全球超5000家实验室应用,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已得到验证。预计标准实施可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强化产品质量管控,不会显著增加合规企业成本。  科研支撑体系完善:团队依托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变革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持续资助下,深入开展GelMA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转化研究。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顶尖期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并受邀在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发表生物打印主题综述。2023年发表的GelMA生物墨水标准化研究成果,仅一年半即被引用超100次。相关技术指标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纳,成为领域内的事实性技术标准。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生物增材制造的医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材料。 主要技术内容:阐明材料微观成分与理化性能的规律关系,并建立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材料的理化性能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包括取代度、水分、炽灼残渣、透光率、酸碱度、电导率等,以及生物相容性评价、墨水可打印性评价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