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健康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产业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其中,医疗器械产业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我国医院装备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持续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国产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的性能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但与进口设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现有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医疗器械使用评价标准不充分,无法高效保证器械验收及服务质量与效率,更加剧医疗器械资源紧缺的状况。
由于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所需的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基本被国外厂家垄断,成为制约国产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发展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医用磁共振无液氦超导磁体利用了先进的低温技术,为医疗和工业领域的其他超导应用提供了参考。医用磁共振无液氦超导磁体技术的广泛采用鼓励了新的冷却技术和材料,推动了超导技术的进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此外,医用磁共振无液氦超导磁体通常更加紧凑和灵活,允许集成到高场、高分辨率MRI设备中,从而提高设备竞争力并支持更广泛的采用。
在医用磁共振无液氦超导磁体领域,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该技术的行业标准(行标),医用磁共振无液氦超导磁体的标准体系目前还在不断完善。超导磁体部件的配置对整机设备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显现。如何对无液氦磁共振超导磁体设备从性能、功能效果、经济性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数据如何有效反馈给制造企业从而促进产品质量升级等都亟需解决。为此,研制该标准,规范无液氦磁共振超导磁体使用中有关性能、功能效果、经济性和服务体系评价方法,为医用磁共振无液氦超导磁体生产企业的产品设计改进、技术更新迭代提供依据,进而提升医用磁共振无液氦超导磁体产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