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产品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3部分: 细菌内毒素检查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 Part 3: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ing
  国家标准计划《医疗产品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3部分: 细菌内毒素检查》由SAC/TC200(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 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征求意见稿
标准草案 标准草案.pdf   项目申报书 项目申报书.pdf  

基础信息
标准性质 推荐性国家标准 标准类别 方法
制修订 制定  
归口单位 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采标情况
  本标准 等同采用 ISO 国际标准:ISO 11737-3:2023。
  采标中文名称 : 医疗产品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3部分: 细菌内毒素检查

起草单位
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目的意义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外细胞壁的分子量脂多糖 (LPS) 成分,如果引入血液或身体的某些其他组织,可引起发热、脑膜炎和血压迅速下降。外细胞壁成分主要由蛋白质、磷脂和 脂多糖组成,由细胞不断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内毒素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稳定且小到足以通过传统灭菌过滤器。灭菌过程将灭活产品上或产品中的微生物,但通常不会灭活产品上的内毒素。通过控制工艺,可防止内毒素污染。 本文件旨在描述细菌内毒素试验的要求和指南。这包括根据预期用途或无热原标签声明或两者均要求无热原的产品。本文件提供了关于产品单元选择、方法适用性、常规试验技术的使用、试验结果的解释以及批试验和风险评定的替代方法的指南。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使用细菌内毒素试验 (BET) 方法,使用变形细胞溶解物试剂测定医疗产品、组件或原材料上或中细菌内毒素的通用标准。本文件不适用于除细菌内毒素以外的热原评价,不包括其他内毒素检测方法。本文件不涉及设定特定内毒素限度质量标准。 主要技术内容: 医疗保健产品的无热原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a)预防或控制内毒素污染(例如,革兰氏阴性菌污染)的生产技术;b)通过内毒素灭活(例如,干热)或物理去除(例如,冲洗、蒸馏、超滤)去除热原。对于医疗产品细菌内毒素测试,提出产品单元选择、方法适用性、常规试验技术的使用、试验结果的解释以及批试验和风险评定的替代方法的要求及指南。并在附录中提供:细菌内毒素试验指南,细菌内毒素测试的历史和背景,超出规定限值 (OSL) 和失效调查指南,生产或组件检测过程中监测指南,关于进行风险评估以支持批检测替代方法的指南。